工作细胞

14集全

主演:花泽香菜,前野智昭,小野大辅,井上喜久子,长绳麻理亚,樱井孝宏,早见沙织,冈本信彦,中村悠一,千叶翔也,行成桃姬,田村睦心,乃村健次,竹内良太,市道真央,杉田智和,川澄绫子,佐藤健辅,柳田淳一,熊谷健太郎,江越彬纪,远藤绫,石川由依,吉野裕行,中原麻衣,小林大纪,松风雅也,北泽力,福岛润,山本格,兴津和幸,村中知,日野聪,石田彰,东内真理子,小松未可子,小山力也,鸟海浩辅,能登麻美子

类型:TV动画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剧照

工作细胞 剧照 NO.1工作细胞 剧照 NO.2工作细胞 剧照 NO.3工作细胞 剧照 NO.4工作细胞 剧照 NO.5工作细胞 剧照 NO.6工作细胞 剧照 NO.13工作细胞 剧照 NO.14工作细胞 剧照 NO.15工作细胞 剧照 NO.16工作细胞 剧照 NO.17工作细胞 剧照 NO.18工作细胞 剧照 NO.19工作细胞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工作细胞》如何正确地见到血(lao)小(po)板(men)

最近,《工作细胞》中的血小板被大肆刷屏,成了人人口中的老婆。要问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可爱了。

超可爱的血小板 但与之相对的,也出现了一些不是很好的现象。如下图:

当然,这个都是大家的恶搞,并不会真的有人这么做。但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结合我的亲身经历,今天我就来一下如何正确的见到血(lao)小(po)板(men)。


首先,之所以写这篇感觉完全是老天安排。刚好《工作细胞》这么火,刚好网上涌现了一些关于血小板的不太好的恶搞图,而刚好又是这么时候收到了这样一封短信。

要不要这么巧,都到这份上了,当然是选择去啊!

于是,我查询了一下,安排好时间,就去献血小板了。

至于为什么要安排时间,而且今天才去献血,原因很简单,献血前一天不能吃肉!!

不能吃肉!

这可真是苦了我,好在只是一天不能吃肉。而中间又嘴馋了一下,吃了个鸡腿。虽然不清楚是否有影响,但保险起见,还是彻底禁肉一天才去的。

除此之外再列一下别的要求吧!

身体健康,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就不用去了。

不能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不能喝酒

不能吃药

不能熬夜

去吃前吃顿饭(不然低血糖晕倒就不好了)

整个过程需要1个小时左右,需要安排好时间

如果以上都合格,就可以去见自己的血(lao)小(po)板(men)了。

对了,引申一下,有个别的会查出血小板含量少而不能捐献,其实并不一定是身体问题。血小板平时都沉淀在血管壁上,保险起见,可以在捐献前一天做一些运动,让血小板脱落下来,这样血液中的血小板含量就能比较高了。

我个人很懒的运动,但献血当天可能骑自行车3公里,也算是运动了吧,加之85公斤的肥宅体重,工作人员直接建议我献双份血小板,看样子我超级健康。

转入正题,到了以后测血压没问题,手背上又抽了点血,也没有问题,之后就被安排地妥妥当当的开始献血小板了。

这个真不是我胳膊粗,拍照角度问题,近大远小!!

胳膊上臂处的东西和测血压的一样,配合机器会充气挤压血管,加大血压,加速血液流速。同时还会给你一个球,在加压的时候让手捏,加大血压,让血液更好的流入机器内。

这里注意一下,我因为工作人员没有交代,前期并没有捏那个小球,所以每当加压的时候血液还是不够,于是可怕的一幕就来了。

自然加压血流不够怎么办,当然是抽了!没错,是用抽的。是用一个小泵在抽!!每到这个时候,泵都会发出声音,然后针头便会抖动着疯狂吸血,我便很清晰地感觉到针头处的血液飞速流逝。如果要形容的话,就好像用吸管喝饮料,当饮料快喝完的时候我们拼命去吸,那种呲溜溜的感觉。(当然,因为血管里没有空气,所以并没有声音)但这种体验还是挺那啥的。

后来一个工作人员看到我没捏球,就给我一个球捏,并讲解在抽血的时候捏,机器就不会主动用泵去抽了。后来这么做了,果然不再用泵抽了。

仔细想想,那种感觉还挺酸爽的,抽空身体什么的。

左下角的进血压力就是将血输入机器时的操作,会在上臂处加压,如果依旧不行,进度条会变红并警报,然后小泵就会转动起来疯狂抽血。图是我抽完时拍的,不然黄色部分,执行还输的地方是已用时和剩余时间,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我的是一个小时。

这就是机器,前面是分离器,分理出三组成分。从上往下依次是血液,血浆,血小板。血液之后会输回自己体内,血浆和血小板会留下来。

其实本来还想和工作人员聊聊,问一些具体的事情,可想不到献血的人很多,人家还挺忙的。而且这里也有WiFi,网速还很快,真是白瞎了我来之前下载的番剧了。于是我很愉快的看了三集动漫,也就刚好1个小时的时间,完事结束。

1个小时的战果,这一小袋黄色液体就是我们的血(lao)小(po)板(men),想不到两份的量也才这么少,后面一大袋颜色比较深的是血浆。两侧的空血袋是自己的血。只是当时只在意血小板了,为什么两个血袋忘了问,现在上图的时候才发现是两袋血。加之本身也是先分离的,不可能是分离前和分离后的血。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血液回输体内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红色(含氧)而不是暗红色。但这也不能解释成一袋是自己的血,一袋是给你加了氧的血吧,静脉血加不加氧无所谓吧!

不过,也怪自己,沉迷看番,没有专心盯着看。(但真的做不到啊!就那么看着机器一个小时也挺无聊的,开始五分钟我是真的很认真地盯着看的)


以上就是我献血小板的流水账记录,并不是打广告什么,各位不要喷我啊!

当然,我也不是因为《工作细胞》临时起意地作秀,毕竟是一个老献血的人了,短信也写得很清楚,大家不要误解,也不要跟风。(额,如果真的成了红十字会献血的宣传片,貌似也没什么不好,毕竟献爱心,助他人,起到的也是积极作用。)

最后谢谢大家看完我的流水账,虽然并不会有像那些恶搞图一样去做的人,但还是给到大家一个正确地去见自己的血(lao)小(po)板(men)的方式。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查询后自行前往捐献。不感兴趣也没事,看过以后就能知道正确的流程是怎样,以及现实中真真正正的血小板是什么样子的了(已经分离出来的哦,可不是单纯的血液)。

对了,血小板是黄色的,不是蓝色。顺便也查了下,白细胞有说是红色的,但动画中的白血球(中性粒细胞)是不是白色就不知道了,还望大佬们指点。

目前已知的,动画中之中就血细胞的鲜红色和暗红色是真正的颜色,大家切记。

血小板的本体应该是黄色的小包包无误了。

 2 ) 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坚持认为这是一个低龄向受众的动画

(首先说明本人不是学医的,专业内容不大了解,还有标题起成这样不是为了谈这番有多血腥的)

这部番截止至今天,已经出来的漫画和动画都看了,总体感觉还不错,就是制作水平从第七集之后就有些水。不过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新奇的言论,就是这部作品是适合给小孩看的科普。不管是赞赏态度的也好批评态度的也好,很多人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短评区里头可以看见一大堆。

真正把工作细胞的内容拿出来说,我觉得完全不像是小学初中水平的生理学知识,先放一张作品中部分血细胞及淋巴细胞角色的分化树状图

图片是英文的,这里把内容整合下——

首先由造血干细胞筛选祖细胞并分成淋巴系干细胞和髓细胞样干细胞。再由淋巴系干细胞分化为B祖细胞和T/NK祖细胞;髓细胞样干细胞分化为成单核细胞、中幼粒细胞、早幼红细胞和前巨核细胞。由B祖细胞经未成熟和成熟阶段后转化为合格的B细胞和浆细胞,树状图中还未展示漫画和动画中出现的记忆B细胞。同时T/NK祖细胞分化为NK细胞和未成熟胸腺细胞,未成熟胸腺细胞成熟后转化为杀手T细胞、辅助T细胞和图中未表述但同样作品中出现的调节性T细胞。髓细胞样干细胞分支中的成单核细胞转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图中未显示);成髓细胞成为中幼粒细胞(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再成为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这些内容在漫画27话核左移有详细介绍),再由杆状核粒细胞转化为成熟的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早幼红细胞长成成红血细胞再经过脱核成为红细胞;前巨核细胞变为巨核细胞后分裂成为血小板(第26话皮下出血有详细介绍)。

再来说一下这番里面涉及的知识点吧,由于动画涉及的漫画章节有限,所以这里以漫画作为参考。

漫画第2话涉及B细胞、记忆B细胞、肥大细胞和组织胺、IgE抗体等知识点;第7话主讲成红血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第8、9、24、25话癌细胞,包含癌细胞的裂变和对免疫系统的欺骗;第11话鼻病毒;第12话胸腺细胞分化、阳性选择及阴性选择;第13话获得免疫与腮腺炎病毒;第14话粉刺和毛囊;第16话登革热和朗格汉斯细胞;17-18话失血性休克,血压、体温、汗腺与交叉神经中枢的反应;第19话肠道派尔集合淋巴结,M细胞免疫作用、杯状细胞和消化道上皮细胞;20话幽门螺旋杆菌及乳酸菌;21话抗原性漂移;第22话细胞因子与树突状细胞的活性化;第23话益生菌、致病菌和条件性致病菌;第27话核左移。

以上庞大的角色列表、复杂的分化关系和晦涩难懂的疾病、生理学名词,是一般高中和大学课本才会学到的知识,清水茜能把这些内容收纳进她的漫画作品,并作为故事主线的基础,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这样一来,作品的受众人群一目了然。虽说作者本人不是医学专业,但是每一期漫画的出版都有医学指导等人士进行辅助,动画内容和漫画大同小异,因此可以同等地看待。确切的说,这是一部高中大学生物学知识的拟人作品。本人拿高中教材和大学教材进行过对比,也问过一些高中生。他们给出的答复和我自己的总结是:作品中的粗略点,比如对器官功能的介绍和身体构造的解说相当于初高中水平,详细内容如免疫反应,细胞分化和某一具体免疫细胞的功能可以达到大学水平。

个人而言并不认为给小盆友看这样一部动画是明智的选择,相反如此做法容易适得其反。看拟人作品的前提是对被拟人化的物品有认知,小孩子对身体的了解并不多,可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主要器官就是他们所知道的全部了。各种拟人化的细胞和病原物会令他们很困惑,而且根本记不住。最后看也就是看个热闹。

以科普知识为目的给小朋友看固然好,但是说实话给他们放此作品除了把他们弄糊涂没有任何作用。况且科普动画是具有部分娱乐性质的,并不能做到知识上的完全准确,作品仅能够作对有基础知识的学生学习上的一种调剂,想象力上的满足或是提起对生物学的兴趣。而认为这是单纯瞎胡闹的低龄儿童科普的观众也真的非常需要重新审视这部作品,它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幼稚,仔细看一看或许也可以学到一些新东西。

 3 ) 从《工作细胞》开始乱说

现在,日本动漫剧《工作细胞》仅仅播出两集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B站的点播率和播放量更是居高不下,B站评分高达9.8,豆瓣评分9.2。《工作细胞》会引发广泛好评,我们国漫剧市场又该从中得到什么反思与教益?

《工作细胞》所选的题材不可谓不冷。一说起人体内的细胞,大家可能第一形象就是高中生物课本里各种奇形怪状的细胞图,选这类素材作为动漫的底本自然不讨喜,可是,《工作细胞》颠覆了人们对人体细胞的认知,细胞被人化,各种细胞都有各自性格,而且动漫里的角色设定与事件起始都起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观众接受度也高。

作为一部科普片,《工作细胞》既有动漫的鲜活也有科普纪录片式的严谨,在人物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插入地插入了科普知识。不得不说,中国动漫在这方面仍然是一块短板。同样是身体里面的细胞,曾经中国也有相类似的尝试,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蓝猫淘气系列的尝试。《蓝猫淘气特工队》的尝试并不算一次失败的尝试,在我眼里它也不逊色于《工作细胞》。

可是,这已经是八年前的片子了,时代在进步,日漫的表达方式也在随着时代在进步,可是中国的动漫剧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喜羊羊与熊大熊二霸屏多年,如今的孩子在电视上也很难看到高质动漫剧。而网络动漫剧制作也参差不齐,不可否认其中有精品,可是令人无力吐槽之作也频频闪现到观众眼前,甚至在动漫市场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制作人的粗制滥造之作看似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实则是把观众当傻子看待。

 4 ) 算是看后的一些总结吧

感觉九分多是不是太高了呀。

个人很喜欢生物,看到有预告片的时候就预订要看啦。(15出的漫画,我记混啦,有人提醒一下就改啦,多谢豆友的监督😘)

看第一集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的,人设很新颖,剧情连接的也不错,因为白血球太过热血而打破原本以为卖萌的设定。 不过第二集感觉就不太行了,这果然还是卖萌的番,剧情与第一集有点相似,红血球遇到危险,白血球游跑出来守护世界了。(而且第一集还依依惜别几千万白细胞,以后相见的可能性不大,结果第二集这么巧,又是你????)以及血小板这么多,这么大个的集体,排排队走过来,细菌们居然没有注意到,what?是正义必胜的一集了。 第三集,终于出现新人设了。讲真,看到这里基本上就是为了看新人设了,对剧情已经不报有太大希望了。而这一集的主线原始细胞的成长有让我觉得有新鲜感,但是会不会太夸张?以及这个成长路线对于不是很常看热血影视的我来说都感觉有挺大的雷同。也就一般般了。

总的来说,这部番基本上就靠人设吧,有一些细节做的也算让人满意,例如红血球衣服可能外穿,表示静动脉血的不同。作为一部科普番,该作是合格的,至少目前为止还是找不出太多有违和的科普上的毛病。不过科普得也没有太大意义,基本上算是一些小常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看一集片头片尾加起来不到半小时,就纯当娱乐消遣吧。愉快观看本片还是没有问题的,剧情没有太多的拖沓。

 5 ) 来自单身狗的掀桌(╯‵□′)╯︵┻━┻

感觉看了之后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人都说女主招黑体质,其实人体内无时无刻不存在细菌,所以其他地方出现细菌也没关系啊。因为导演说了,我拍的从来不是科普片啊,就是爱情片啊……

爱情片啊……

情片啊……

片啊……

啊……妈蛋!掀桌,老子还单着呢,反教红细胞抢了先,信不信我分分钟切腹自尽,和你们同归于尽(来自单身狗的愤怒)。。。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导演估计就是下面这位仁兄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妥妥的导演,妥妥的伪装成白血球,头上的呆毛绝对是伪装的摄影机,怪不得每次都偷偷摸摸第一个出来英雄救美拍自己,你上我的红血球就算了,还想迷住电视外的妹子!!?可恶!掀桌,举报了。

最后来一张萌萌的血小板

(看不到我,偷偷抱走...)

 6 ) 《工作细胞》中的科普知识与疏漏之处

我早在去年10月就把《工作细胞》刷完了。作为一个生物爱好者,除了欣赏萌哒哒的血小板以外,从中提取生物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工作细胞》大部分讲的是免疫,免疫学极其复杂,反正高中党的我学的免疫学知识几乎连皮毛都不算。

反正据说免疫学是这样的:

白哥在故事中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先后与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炎弧菌(副溶血弧菌),杉树花粉,蜡样芽孢杆菌等病原体作战。立下汗马功劳。

在人体中,白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主要参加非特异性免疫。所谓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天生就有的免疫。它作用范围广,反应较快,具有遗传性。非特异性免疫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就是吞噬细胞的一种。

下面选取部分故事概括科普知识。

第一话主要讲述了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又称为肺炎双球菌。学过高中生物的童鞋们都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这个实验开启了人们探究遗传物质之路。

第二话便是可爱的血小板啦。当人体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奋不顾身地聚集起来,释放凝血物质,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由衷地感谢可爱的血小板。

第三话涉及的免疫学知识颇多。T细胞与B细胞家族都参与的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战斗之中。此时便涉及了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后天通过与抗原的接触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参加,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参加。体液免疫是指:当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时,会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会向B呈递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但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这会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B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少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会产生专门针对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与之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抑制其在人体内的增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受其刺激迅速增殖分化为大量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便是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具有作用迅速、强烈的特点,可以在人体感染病原体但尚未患病之前杀灭病原体。人患某些疾病痊愈后,可以终身免疫这种疾病,如天花、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这其中便蕴含了二次免疫的道理。

但是很多病原体如病毒以及部分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会进入人体细胞中增殖。由于抗体不能进入细胞中,这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了。受到抗原刺激的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与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会与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凋亡,释放相应的病原体,效应B细胞此时便可以释放抗体,杀灭病原体。

体液免疫图解

第五话是杉树花粉过敏。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引起的。此外,免疫系统反应过度还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第七话讲述了癌细胞。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并且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降低,使其彼此之间的粘着性降低,这便是为什么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转移的原因。正常人每天都会有癌细胞产生,不过会及时被免疫系统清除。

第九话讲了胸腺细胞,也就是T细胞的前身。T细胞种类繁多,包括初始T细胞,杀手T细胞(学名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T细胞产生于骨髓,但成熟于胸腺。

初始T细胞

在《工作细胞》出场的所有病原体中,最强大的要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了。这在第十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可以攻击白细胞,还可以攻击巨噬细胞,血小板。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可以引发败血症、肺炎、肠炎等疾病。不仅如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也很强,对大部分青霉素均不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弱点。万古霉素、红霉素可以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以下是我认为《工作细胞》的一些疏漏之处。

首先便是白细胞的寿命问题。白细胞的寿命通常只有几天,而且通常会在吞噬病原体后死去。而红细胞的寿命可达120天。所以白细胞和红细胞是不可能在你的身体里谈恋爱的。不过,这是为了编剧的需要,我们没有必要纠结。

其次,白细胞杀灭病原体时是通过吞噬作用,而不是用“刀子”。

还有,杀伤性T细胞不能追杀细菌。在第一话中,辅助T细胞曾派出杀伤性T细胞追杀肺炎链球菌。但据我所知杀伤性T细胞并不能追杀细菌,只能使人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癌变的细胞发生凋亡。

此外,B细胞不能分泌抗体。在第三话第五话中,B细胞都与抗原作战,分泌相关的抗体。但一般的B细胞其实是不能分泌抗体的,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叫效应B细胞,也就是浆细胞,它由B细胞分化而来(前文中已经讲到)。

还有就是,番剧中对于流行性感冒的病情描述有不妥之处: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分为甲、乙、丙(A、B、C)型。可引起38℃以上的高热及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其中A型流感病毒内变异性居多,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其中“38℃以上的高热”有错误。高热是指体温在39.1℃-41℃。38℃以上不一定是高热。发热是人体十分常见的生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体免疫系统活化。

话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工作细胞》的,毕竟这种优秀的科普动画可谓屈指可数。并且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值得推崇。

最后补充一句:你身体所有的细胞都在为你拼命工作,那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本文持续更新)

 短评

每天能健康活着,多亏了那么多细胞战斗啊。

2分钟前
  • 高尔吉亚
  • 推荐

科普神作,抱走血小板

7分钟前
  • L
  • 力荐

正儿八经科普,实力硬核,萌即正义。但是实话实说,有点儿子供向的意思,蓝猫淘气三千问?而且还是很靠人设和声优撑起来。但是毕竟是新的方向,让人感觉如果真的能和教育方面联动起来意义会更大,义务教育哪怕只是结合着这种有意思的动漫,那谁还不天天认真听课?谁还不是准二次元?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10分钟前
  • 长信
  • 推荐

红白CP超级甜!血小板太可爱了吧又小又萌!原来我的体内住着这么多美少女系列

14分钟前
  • nini
  • 力荐

怎么会有如此想象力又有教育科普意义的动漫呢,真是跪了!

16分钟前
  • 秋山澪
  • 力荐

非常有趣,白血球很酷,血小板高萌!

20分钟前
  • 狗富贵
  • 推荐

低龄向科普番,画风好评,细节甚妙,剧情再见

24分钟前
  • prost
  • 还行

生物知识抓起来!原来我活着是这么的不容易,身体内这么多兆的细胞那么努力的工作,(⁎⁍̴̛ᴗ⁍̴̛⁎)血小板真的太萌了!

28分钟前
  • Gugu_911
  • 力荐

顿时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

29分钟前
  • 窗扉
  • 力荐

喜欢里面的科普,血小板非常萌啊。

31分钟前
  • 慕詩
  • 推荐

妖兽啦!我的细胞们要恋爱啦!

35分钟前
  • 黑道少年沈來迟
  • 力荐

红白CP好甜啊

37分钟前
  • Null
  • 力荐

小姐姐的血小板才是小萝莉,你们的血小板就是小肥宅。

3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想起《头脑特工队》,这种拟人设定很可爱了

39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第二集看得我都不敢抠蚊子块了,更不敢揭结痂的盖,敢情血小板辛辛苦苦做的工作我一秒就毁了!!还会毁好几对白血球红血球CP!!罪大恶极!!

44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力荐

片尾曲里 路痴红细胞到底要把血小板带到哪里去?!

45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不不不,比起血小板什么的,更萌的必须是巨噬细胞啊,女武神设定

46分钟前
  • Nemooo
  • 推荐

老子还单身,你们他妈的就想在老子身体里谈恋爱?!

50分钟前
  • 力荐

感谢细胞们每天在我体内辛勤的工作,我去吃碗泡面然后补个觉犒劳一下你们……

52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哈哈哈,感觉很温馨很治愈嘞~

55分钟前
  • 顾俏乜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