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

74集全

主演:木内秀信,能登麻美子,佐佐木望,矶部勉,小山茉美,竹内顺子,菅生隆之,永井一郎,田中秀幸,胜部演之,羽佐间道夫,关智一,冰上恭子,菅沼久义,池田秀一

类型:TV动画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4

 剧照

怪物 剧照 NO.1怪物 剧照 NO.2怪物 剧照 NO.3怪物 剧照 NO.4怪物 剧照 NO.5怪物 剧照 NO.6怪物 剧照 NO.13怪物 剧照 NO.14怪物 剧照 NO.15怪物 剧照 NO.16怪物 剧照 NO.17怪物 剧照 NO.18怪物 剧照 NO.19怪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怪物TV动画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供职于西德艾斯勒纪念医院的日本人天马贤三被人称作“天才医生”,他的外科技术精湛,为人谦和,受到同事的羡慕和医患的敬仰。事业上,天马前途一片光明,为院长所看好;爱情上,院长的女儿爱娃与之相恋,如胶似漆。然而看似一切美好的天马却渐渐感到良心上的不安,他亲眼目睹院方为抢救重要人物而置病危的普通人于不顾,死者家属的指责和哭泣让天马备受煎熬。当这种两难抉择再一次到来之时,天马毅然选择抢救一个头部中枪的男孩。他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却换来一个可怕怪物的复活。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天马和怪物约翰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游戏,一段尘封的历史慢慢被揭开……本片根据日本漫画家浦泽直树的同名原著改编。书虫公主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死与新生在魔王城说晚安草裙舞樱花任务世界魔女出发!NEW GAME!侵略!?乌贼娘 第二季魔法少女网站满月之战兽娘动物园吹响悠风号2东京地震8.0萝莉的时间境界的彼方 剧场版 过去篇希德尼娅的骑士 剧场版反叛的鲁路修R2七大罪寻找见习魔女被称为废物的原英雄、被家里流放后随心所欲地活下去境界线上的地平线鬼灭之刃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第二季 续四月是你的谎言混沌之子三角窗外是黑夜东京猫猫大人的防具店暗杀教室第一季干物妹!小埋R我叫津岛言叶之庭堀与宫村3月的狮子 第二季奇巧计程车 剧场版剧场版 王室教师海涅神圣之门反叛的鲁路修剧场版1:兴道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 异界战争 最终季水星领航员 祝福虚拟入口 INGRESS刀剑神域:序列之争学战都市Asterisk 第二季惊爆游戏笨拙之极的上野转生史莱姆日记天狼鲸鱼之子们在沙丘上歌唱武器种族传说回复术士的重来人生

 长篇影评

 1 ) 【渣歌词翻译】For the Love of Life

有人形容这首歌“平和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所以才很痛。所以受不了了要翻出来。有些地方处理得确实有些随意……嗯。
虽然后面曲调有点起色但是唱完了答案还是NO吧。(不过那首ED2《Make It Home》的歌词……全都是YES啊!故意的吧= =!

http://www.xiami.com/song/1770025286

For the love of life
Monster ED1
by David Sylvian

And slowly, you come to realize
渐渐地,你开始明了
It's all as it should be
一切本当如此
You can only do so much
已是有心无力
If you're game enough
你若足够勇敢
You could place your trust in me
就把信赖置于我手

For the love of life
为了对生命的爱
There's a trade off
总得交付什么
We could lose it all
就算血本无归
But we'll go down fighting
也要去往一搏

And what of the children?
那些孩子们呢?
Surely they can't be blamed
总不该由他们来代偿
For our mistakes?
我们的罪?

And slowly I've come to realize
于是渐渐地,我已明了
It's all as it should be
一切本当如此

That hiding space
那隐匿之处
A lonely place
孤独之所

How can the right thing be so wrong?
义行缘何成恶事?
I've found mistakes
我已犯下
Where they don't belong
不合时宜的过失

For the love of life
因为对生命的爱
We'll defeat this
我们将会得胜
They may tear us down
就算粉身碎骨
But we'll go down fighting
也要去往一搏

Won't we?
不是吗?

Fin.
R 2013-01-11

 2 ) The monster,the one outside

真正的怪物,到底是哪一个?这是关于monster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讨论的人不少,但远远不够。

约翰,是最显而易见的怪物,约翰变成怪物的原因,似乎已经不需要作更多的解释。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怪物。”是进一步思考得出的结论,但若止步于此,则与未作进一步思考无异。

浦泽直树为monster安排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东西德的分裂,以及社会主义德国为了培养“超人”而进行的人性改造实验:朗读会、511孤儿院,诸如此类。

如果浦泽直树仅仅是想表达出“人性本恶,需要用爱与信念加以约束”这一观点,那么大可以安排一个当代出生的角色,因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扭曲,最终变成毫无人性的怪物。

为什么偏偏是社会主义德国,为什么是权力机构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人性改造?为什么这是一个anti-parent而非anti-human的故事?你看作品中那么多魅力直逼主角的配角,无论是曾经的杀手还是如今的黑社会保镖,仅仅是出于内心中尚未泯灭的一点良知,或是由于旁人给予的一点感动,就能作出饱含爱与正义的举动,难道他们不也是内心里藏有怪物的平凡人吗?为什么当时就美少女战士了,而你一点都不感到突兀?

为什么,主导实验的都是一群想要培养出“第二个希特勒”的理想主者?(请在理想主义者下面画重点符号)相比之下,美剧中常见的“政府被幕后资本家所操纵,一切阴谋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不是更时髦,更“人性本恶”吗?monster的这种历史设定难道仅仅因为浦泽是个德迷吗?

作为编剧,难免要为普通的故事设计新颖的包装。但我却不相信monster的历史背景仅仅是一个包装。有人说monster的结尾无力,因为约翰早在进入511孤儿院之前,就已经为了保护妹妹安娜而变成怪物。我却不这样认为。

约翰是代替安娜变成怪物,而安娜又是因为朗读会而身陷变成怪物的危机,朗读会则是纳粹份子利用优秀人种培养育出“完美”下一代的实验产物……怪物在约翰的人生中经历了“外—内——外”的演化,恰与“人类为了自保而建立起外在的权力机制,权力欲反过来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最后外化为残害人性的外部体制”这一过程相一致。

没错,无论这个答案显得多么老土,多么武断,我还是要说,monster里面真正的怪物,乃是权力,更武断地说,是体制。

当然现在攻击体制的公知们是已经成为各路理客中的笑柄了,但实际上,要真正得出“怪物是体制”这样的结论其实相当困难,其难度约等于在美国知识分子界(包括左派大本营好莱坞)坚守真正的右派立场。因为得出这一结论,你首先需要一点基本的历史素养,其次需要某程度上的经济常识,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当健全的道德感。而你知道“站在道德制高点”是当今的一大重罪。

相比之下,你只要具备少量文艺、科普作品的阅读量,就可以把种种罪恶一股脑地扣到“人性”头上,从此免除种种深入分析的麻烦。

记得高中班主任讲到Communism理想的实现时,曾经问过全班同学是否相信这一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当时,班主任本人的态度并不乐观,因为她不相信所谓的“人类思想的高度觉悟”。现在我觉得,班主任还是过度乐观了。纵观历史,类似的“高度觉悟”确实存在,真正可怕的是,所谓反对私有制的“觉悟”,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存在。也因此,Communism语境下的“觉悟”往往需要以“改造”的方式实现,而通过改造得到“完美的新人类”,恰恰是Communism、511孤儿院的主导者,以及纳粹思想之间的共通点。

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容不得人性中永远矛盾的善与恶,他们想要“解放”人性,他们认为一切伦理道德都是后天“构建”的产物(福柯的忠实信徒甚至认为强奸与握手无异,一切都是“社会构建的耻感”作祟),因此人性可以任意“改造”,他们自信可以在满目疮痍的人间建立天堂,方法是灭绝一切不适合在天堂居住的居民,他们制造了大清洗,奥斯威辛,以及511孤儿院。

他们配不上“创造”一词。

可他们忽视了深深根植于人性中的虚无的力量,他们忘记了伦理的根基并非理性所能把握。

失去了记忆与善恶之心的约翰,并不想成为什么“第二个希特勒”,完美的雅利安人种在其心中毫无意义,“对所有人都平等的只有死亡”、“瞄准这里”等言行充分表明了约翰被剥夺人性后的可怕而悲惨的后果。幸好约翰还有妹妹安娜,或许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世界上只有我和安娜(是人)”这一观念,约翰才保住了最后的一丝人性,也是他唯一的恐惧(失去关于安娜的记忆)。

跟那些憧憬完美超人的理想主义者相反,另一个来自511孤儿院的悲剧角色——古利马,向最早培育怪物的心理学家大声疾呼:“破坏人类的善恶本性有何意义?唤醒人类内在的怪物有什么作用?人类……一定要觉得饭菜很好吃,放假到郊外野餐,一定要觉得很开心,下班之后喝一杯啤酒,一定要觉得很美味……人类在自己的孩子死去时,一定要觉得悲痛欲绝……”

在511孤儿院中被洗脑而失去记忆的古利马,连哭笑之类的反应都无法做出,甚至因为在孩子死去后无法表达悲痛而被妻子所离弃,却由始至终地坚守着人性的价值,竭力以微笑面对一切。古利马临终,突然因为孩子——而非自己的死去而难过起来,“因为自己的孩子死了,现在觉得很难过。人类……不能抹杀自己的情感,情感只是迷失在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就像寄给我的一封信,经过几十年后,才送到我的手上,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抑或真正的幸福?”

惨遭扭曲的古利马,几乎是凭着情感本身,而非理性(欧陆)或经验(英美)去把握情感。情感面前,哲学是何等无力?“超人苏坦纳”最终变回了人类,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肯定浦泽直树绝不会满足于“怪物即是人心”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将人性之恶归咎于人类本能,类似观点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及道金斯之流的科普作者而滥觞一时。事实上,《自私的基因》一书的拥戴者都应该去找古尔德的《自达尔文以来》进行比照阅读,反正我觉得把人脑跟AI相提并论这种论证手法,跟那些诞生于法国咖啡馆的20世纪思想无甚区别——随意,看似高冷,适合文青装逼之用,实际上缺乏底蕴。而其直接后果则是对恶的放任——既然恶是人性,既然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怪物,那么恶行便是无法纠正,因此也没有纠正的必要。

然而比起“胜者即是正义”这种无比中二的台词,我却偏偏觉得,能够让笔下角色说出“正义一定会胜利”(听上去多么幼稚)的作者具有更大的魄力。

西蒙娜薇依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现实中的恶,无比丑陋令人厌恶,但若出现在虚构作品中则会充满魅力——参考约翰;反之,真正的善举如同凌空飞行,出现在现实中会令人惊叹,在虚构作品中却乏善可陈。唯有真正的天才与大师方可创造出完全正义与善良,同时具有魅力的角色,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梅诗金公爵。浦泽的天马医生与古利马,多多少少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这实在让人不得不为之肃然起敬。

当今仍有人为Karl Marx的著作辩护,称其只是受到了当权者的扭曲(与儒教同出一辙),然而却无法解释为什么Communism所到之处全都以同一种方式——屠杀、掠夺——去扭曲The Communist Manifesto 和Capital;当今有人大呼民主的弊端与虚假,声称低素质人口无法实行民主,他们却没有想到,或有意忽略,在非民主环境里,低素质的乌合之众们很可能不仅是与精英们平起平坐、令人生厌的选民,更可能是骑在精英头上的领袖。511孤儿院的创立者和幸存者,并非总像华尔夫将军和约翰那样文质彬彬,温雅博学的。如果三胖开车没有军警开路,你以为他就会打远光灯来着?

我想,无论浦泽直树有意还是无心,这就是monster所传达出的宝贵理念:人性充满缺陷,但依然可贵,且不可改造。无论你面前是唯利是图的统治者,还是满怀理想的改革者,一旦他宣称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去塑造、解放人性,他就是潜在的怪物制造者。古利马死前的话应该被记住,人是不能放弃情感的;法兰斯・波拿巴达对安娜所说的话应该被记住,“人可以变成任何东西,而你是美丽的宝石,所以绝对不能变成怪物。”

哪怕在现实中,情感的同义词几乎就等于“弱点”和“死因”,这仍然是我们唯一值得自豪与珍视的事物。完美中立之类的玩意儿还是留给511孤儿院的看守大妈们好了。

 3 ) 不被爱的人,是学不会爱别人的。。。。

我对很多人都说过,爱也是需要学习的,需要从别人传递过来的温暖中体会到爱,才可以去爱别人。不过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

我总是这样认为,人的大脑是很强大的,可以做出很多我们做梦都难以梦到的事情。心理暗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对自己的脑了解的还太少,它里面究竟住着天使还是魔鬼,谁也不知道。

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大脑中的善恶模块何时被激活,怎样被激活,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孩子的心就像玻璃做的,透明清澈并且易碎,所以大人的某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造成的打击和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在玻璃上多道划痕那么轻微。尤其是当母亲没有做出保护孩子的行动之前就选择妥协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这种影响是可以跟随他一辈子的。

经历过的事情,都会变成记忆存在脑子里,除非物理破坏,否则它们不会消失,更不会转移到别人的脑子里。有些记忆是假的,是我们自己伪造的,我们把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装在了脑子里,并且偷换了事件的主人公,久而久之,大脑就上当了。所以,年幼的哥哥也许会用这样幼稚的举动来保护妹妹,然后自己就这样骗了自己。

当孩子忘记了被爱的感觉,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当一颗心总也感受不到温暖,它会渐渐变凉,变得冷冰冰,又怎样施与别人温暖呢。

谁的心里都住着monster,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永远沉睡在心底,不要去唤醒它,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世界,不是它应该生存的地方。。。。

 4 ) 今日的生命与昨日的幽灵

1.怪物的时代

当怪物制造者——童话家、插画家法兰兹·波拿巴出场时,他已经是一位老人,一位戴着弗洛伊德式眼镜、修着弗洛伊德式发型和胡子的老人。整个故事的开端起源于波拿巴的心理实验:以对未来领导者进行灵魂革命制造 “新人” 以指导人类进步,一个十九世纪的乌托邦之梦。法兰兹·波拿巴代表了这个梦的较为精致的形式,而它的较粗鄙形式在 “XX阶级先锋队” 或 “优秀民族” 的二十世纪两大神话中已经为世人所熟悉,在片中以旧苏联和新纳粹的时代背景出现。

时代背景选择决定了故事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实验始于冷战初期,而故事主线进行于冷战刚结束,新纳粹与前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警察的幽灵尚未散去的时代。同样的故事若换到冷战时期,除了等到1991年天亮之外就没有其他可能的happy ending了。时间划分了故事中的正邪双方的真正界限:今日的生命与昨日的幽灵。


2.没有名字的幸福——作为容器的自我

在童话《没有名字的怪物》中,当在大千世界到处寻找名字的怪物最终获得了名字,巧遇当初分裂出去的另一只没有名字的怪物时,对方说 “可是没有名字也可以活得很幸福呀,我们是没有名字的怪物!” 这种生存的可能性在整个剧本中由记者 / 间谍葛利马体现。葛利马没有名字,但葛利马并不执着于名字,这是他与很多丢失了记忆或被黑暗的记忆吞噬的人的最大不同。“自我” 对于葛利马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不可舍弃的要素,这类人不关心 “我是谁”。葛利马的性格中和天马、妮娜一样没有杀心,他的战斗是由超人史坦纳完成的。


3.模仿游戏——假如我是你

警官伦克是一个冷峻得犹如机器的人物,他无论何时都好像在空气中敲击键盘的手指就是一个象征。伦克最精彩表现莫过于一次次以假想自己是罪犯的方式进行追捕。他混入日本侨民的圈子并学习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练习日式鞠躬,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改变自己的性格。仅因为他模仿的对象 “是一个亲情淡漠的人”,伦克就放弃了去见自己女儿和外孙的机会。他拿着天马购买的同型号狙击步枪自语道:“我是天马……我是日本人……我是混沌……” 伦克最漫长的模仿是对天马的模仿:既然他断定天马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天马臆想出了自己名为 “约翰” 的第二重人格,那么他就干脆顺着约翰的搜寻下去——伦克认定约翰不存在,却知道这个名字对天马而言比一切更真实。可以说伦克是全剧中唯一的英雄式角色,他的身上燃烧着旧时代的无私无畏:伦克若生在腓特烈二世与康德的时代,他的命运应当比一个警官要精彩得多。


4.虚无

虚无的问题在艾娃的故事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艾娃只爱天马,甚至可以说整个故事中唯一的爱情故事恰恰是关于毁灭了爱情的艾娃。但她从不认真对待自己;虚无令她嫉妒所有人并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的祖上财产,艾娃的率性而为是绝对的。最终她知道自己的任务是指认约翰,任务的报酬是极高的,她将有花不完的钱,可以买到她想买的所有衣服,回到“原本属于她的上流社会”。然而此时的她已经厌倦,只要看到舞会中没有约翰就立刻退场。在一座低级的小酒馆里艾娃说出了真相:她完全清楚自己在完成任务后会被杀掉。她明白死亡将近,在生命最后的短暂疯狂中直言 “既然横竖都要被杀,与其被罗伯特杀死在那个破破烂烂的小旅馆,还不如像现在这样穿得漂漂亮亮,死得漂漂亮亮”,却又紧接着说道 “然而死了还不是都一样。” 全剧中艾娃都在虚无和疯狂中度过,最后她终于和马丁 “一起逃走”。一起逃走,犹如新龙门客栈的结尾 “离开这片冷漠无情的地方”,而对虚无的超越又在哪里呢?


5. 日常生活的颂歌

尼采曾说《悲剧的诞生》这本书的真正标题是 “希腊人是怎样克服虚无主义”,基调阴郁的Monster却从不曾出现过肯定生命的辉煌时刻,如果曾经有,那么也是出现在他们人格的另一侧:正如故事里的童话《和平之神》,整个故事是由和平之神写下的:没有人能叫出怪物的名字,镜子里的怪物始终陌生,超人史坦纳始终沉默,战争从来没有神性,既然正邪分界是今日的生命与昨日的幽灵,那么可以肯定1991之后的德国人过着的那种日常生活无疑代表了作者的价值观,并提供了对虚无的克服:艾娃回忆中的草地野餐中打翻了的三明治,在一个孩子递给她的三明治中似有似无地得到了慰藉;她最后活了下来,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就连法兰兹·波拿巴在小镇卢恩海姆(德语“宁静的家”)隐居后也获得了新生。这些疯狂的人和虚无的人在亲手制造并亲身经历了重重噩梦之后方才知道日常生活的美好和可贵,查尔斯·泰勒认为西方近代价值观的一大变迁就是对日常生活的肯定逐渐增强,而这一文化变迁的终点就是天马和妮娜这样的人。


6. 共情能力

在一个赞美日常生活的价值的世界,人与人之间除政治关系外的纽带就是共情能力,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几位人物的心理状态。一个每喝咖啡都要放五勺白糖的杀手,在瞄准镜中看到目标往咖啡里放了五勺白糖,就放弃了暗杀并金盆洗手。杀死妮娜养父母的警察在自己有了家庭之后,才体会到被杀和失去亲人的恐惧,才对妮娜愧疚并决定尽力补偿自己的过错。葛利马一辈子都不知道该对幸福和不幸抱有怎样的情感,在最后临死之前,才共情理解了死去的儿子的痛苦,留下了迟到的眼泪。而全剧的起因也是因安娜和约翰之间的共情而起:如果不是因为约翰完全共情到了安娜记忆,那么他不会变成怪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是一个极端的经验论者,认为人性是可能被随意抹画的白板—— “人类可以变成任何想要的东西” ——也只有在白板上才可能如涂抹童话绘本那样,塑造出没有名字的怪物。


7. 白板论怪物

如果是对人性中的某些 “先天倾向 / 规律” 有着更坚强的信心的人,或许就会更加着力于描写约翰的痛苦、约翰的欲望、约翰的复仇、约翰的惩罚、约翰的 “正义”,而不是约翰自杀式的冷漠。如果要说这部动画的缺点,那就是约翰的心灵无法被我们正常人同情地理解:对疯狂真正优秀的描写必须令观众产生同情,并怀疑疯狂和理智的界限。然而这部动画中约翰的能力几乎是超自然的,而他的欲望几乎是无法被理解的。伟大的艺术必然意味着对界限的突破,意味着一种反常识的运动,它将日常生活中未经反思的界限击破,然后在更基本、更牢不可破之处肯定生命。然而在此剧中,怪物和正常人之间的鸿沟始终清晰、无法逾越,作者从未进行过精神世界的冒险,这使得这部本来近乎完美的动画无缘于完美的艺术。

由于511幼儿之家的人都会逐渐丧失关于自己的记忆,约翰把妹妹安娜告诉他的记忆误当作是自己的。但他为什么会有杀人狂的病态欲望?作者无法进入约翰的内心世界,无法从 “记忆错乱的他以为自己走进红玫瑰房子 ”推出他想要“完全自杀”,即 “在511幼儿之家与小镇上重演这一惨剧”。这使得全片可能最能够出彩的人物约翰成为了最单薄的人物。如果用音乐来比喻,那么约翰的音乐就是凯奇的4’33’’那样完全的沉默;而他的童年回忆则是广岛受难者挽歌那样的创伤。作者赞同天马和妮娜所代表的价值观——日常生活的颂歌——却没有能力超出这种价值观去描绘它的对立面:人类通过不倦的斗争,超越历史与过去和解的史诗或悲剧——至于最终能成为史诗英雄与悲剧英雄,二者的区别在于史诗英雄在剧末会成为更成熟的人,而悲剧英雄会死在他的 “悲剧缺陷(tragic flaw)” 里。这是约翰唯一可能的出路,却是他从未踏上的路。

 5 ) 三个名字,殊途同归

【无名的约翰】

关键词一:名字

红玫瑰屋主人的实验类似于造神,所采用的第一个方法是让约翰‘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的孩童要怎样定位自己呢?世界如此庞大而新鲜,他再怎样天赋异禀,也要先学习世界:
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女人叫做‘妈妈’,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孩是‘妹妹’,自己睡觉用的大箱子叫做‘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的会发出哗哗声音的东西是‘水’,碗里除了‘牛奶’,还有‘鸡蛋’,散发出香味的‘肉汤’要慢慢喝,否则会弄痛自己的‘嘴巴’,地上铺着‘地毯’,房间的角落里立着一个高大的装有‘镜子’的‘衣柜’……妈妈喜欢站在衣柜前,对着镜子穿衣服。小约翰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他问,妈妈,我叫什么。
‘你没有名字。’
没有名字,那就不是床,不是水,不是牛奶或者鸡蛋,不是衣柜与镜子,那么自己是什么。所有东西都有名字,都被创造它们的人赋予了名字,然而自己的母亲却没有给他一个名字,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什么也不是呢。

年幼的约翰,比常人更加聪明,更容易陷入思考的死胡同里。他被迫过早地思考着‘自己是什么’。‘没有名字’就等同于在一个人诞生的同时就杀死了他,约翰因此而无法建立起自己是一个人的概念,才可能在成长中渐渐冲破‘人的局限’,从而向神性靠拢。这也就是实验想要的结果。
然而实验并没有完全成功。约翰还会认为‘天马是特别的’,还会挣扎在寻找自身存在的困惑里。诚然,他把人性碾碎在了脚底,但是总有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核心的东西保留在他的灵魂最深处。我说不清楚那核心是什么,只是有这种感觉,因为这核心使得约翰终究没有与虚无融为一体。
也许,可能,恕我妄加揣测,那个核心就是一个从血肉子宫里诞生于世的人类‘想要成为自己’的原始渴望。约翰看似不动声色,实则要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吧。

关键词二:恐惧

人都会主动追求恐惧,看恐怖片,玩自由落体,参与高速而危险的运动,在深夜的墓地里探险,排队等候游乐场的鬼屋……恐惧源自于对未知的害怕,追求恐惧就等同于追求未知。那种体验是人类想要超越自己、想要接近无限的野心,放在这里来说,就是想要突破‘人的局限’。约翰喜欢玩味他人的恐惧心,只因几乎突破了局限的他已经失去了恐惧的能力。
那也算是他回归路上的一种探索吧。

关键词三:极端占有

夺走他的名字,完全消除他的历史,让他只认识我,让我成为唯一一个知道他的真名的人。
这就是极端占有。(痴男怨女们还是不要学)

对于约翰来说,极端占有只是一种方法,而非目的。
比如渥夫将军。
在遭遇到极端占有之后,将军对自己的认知彻底崩溃,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是否活着,找不到存在的证明。那种迷惘困惑的样子和没有名字的约翰十分相似。也许,约翰是在向将军索求一个答案: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的时候,究竟要怎样活下去。
可悲的是,他终究什么答案也没有得到。将军变成了一个只会念叨着自己的不幸的老人。失望的约翰就此扬长而去。

关键词四:回归

导致成年后的约翰发生变化的事件有三个,也是引领他向‘人’回归的三个转折点:

第一,他在图书馆内读到了《没有名字的怪物》。
绘本内容使得约翰放弃了取代老富翁的计划。他不再用极端占有的方式去剥夺他人的名字。他踏上寻找自己历史的旅程,想要回到原点。

第二,他听到了511孤儿院的录音带。
录音带里记录着十岁的约翰在被催眠之后所说的话:他最害怕的事情,是忘记妹妹。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葛利马先生说过,511的孩子们害怕自己忘记自己,所以会向朋友们讲述自己的故事。然而约翰不同。他最害怕的不是自己被遗忘,而是自己遗忘了妹妹。由此可见,对约翰来说,记住妹妹是维系他‘为人’的最后底线。他一直追寻的名字中,原来必须存有妹妹的位置。
于是,他才给天马留言说‘我终于知道该去哪里了’。

第三,他从妹妹的口中得知,当年被带去红玫瑰屋的人是妹妹,而非自己。
八岁的约翰为何要吞掉妹妹在红玫瑰屋的经历,我只得出了两种可能:一种是他想要保护她,这个最好理解,也最自然;另一种是他希望自己与妹妹的记忆完全相同,从而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这两种行为指向完全不同的约翰。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对‘约翰是一个人’的保护。也算是他在失去之前的最后挣扎。

关键词五:完美

一个金发蓬松的美少年,头脑很好,性格温和,举止优雅,总给人一种温暖的亲切感觉,天生具有令人信任的特质。有他在身旁,人们会奇迹般地从根深蒂固的孤独里解脱。他极富耐心和敏感,愿意倾听他人的苦恼,能够迅速理解不同人的不同困境,并能用最简答的交谈就令人豁然开朗。
十分不可思议。
只能用完美来形容。

约翰的完美是从外界需求上讲的。他正是一个社会与一个人共同需要的那种天才。人本无完人,约翰的完美源自他那几乎突破人的局限的特殊性。所以,这是不是表明完美的代价就是这种在人性上的严重缺失。
另外,约翰的完美只是约翰的工具,只用来吸引猎物,践踏祭奠。他太了解人性的需求,懂得只要投其所好就能为所欲为。任何一个需要别人肯定、需要被爱、害怕孤独、需要通过外界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人——也就是一个憧憬约翰式完美的人——都将在他的三言两语与纯净的笑容面前俯首称臣。当约翰温柔地在他人的脖子上套上项圈的时候,那个人甚至会以为那只是朝拜神明的仪式。这是最可怕的控制,不用暴力,不用交易,不用诱惑,手段真挚且明朗,带有浓郁的宗教意味。

我想知道,倘若魔鬼降临在世,要与人交易,有会有多少人愿意以丧失灵魂的代价来获得一份接近神的完美呢。

关键词六:约翰是一个已经超脱出作者控制的角色。


【真名的天马贤三】

在对抗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约翰的出现拯救了天马的生活。
看看故事开篇时的天马贤三:被迫放弃研究课题,为他人代笔;将要与一个价值观完全相悖的女人结婚;随时面临向权力低头的困境,甚至被迫放弃尊重生命的信仰。这一切都是人心与社会的黑暗,正一同囚禁着他,令他孤零零地站在岔路口上,差一点就深陷堕落的泥潭了。幸而约翰出现,给了他一个不再在泥潭边缘徘徊的机会。
九年后,天马与长大后的约翰重逢,得知了真相。天马的人生在此处被活生生折断。他以最基本的对生命的敬畏而救下了约翰,不料约翰是一把屠刀,还用一种赶尽杀绝的方式藐视着天马的这种敬畏态度。比起之前,那些司空见惯的社会堕落式的对信念的践踏,约翰的方式要讽刺残酷得多。在前一种困境面前,天马可以成为一个英雄,但在后一种困境面前,他将永远是一个凡夫。
凡夫存活于世,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对抗,与他人的对抗,与社会的对抗,与自然的对抗,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对抗。天马的旅途涵盖了每一种对抗,而旅途的起点便是约翰对他的信念的挑战——天马自身与自身的对抗。他一直念叨着要用一把手枪结束这一切,到最终却是所有人物中最无法开枪的那一个。(插话:天马的‘无法开枪’会不会也是约翰寻求的呢。)对生命的敬畏是天马‘为人’的最后底线,他若杀了人,就将不再为人。他的灵魂自然要坚守这个底线,于是他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在自我怀疑的悬崖边上如履薄冰。每一种对抗都有它的结局,失败或者成功,自我对抗的胜利意义,就在于达到一种非对抗性质的自我平衡。
天马的平衡便从他再一次选择救活约翰的那一刻开始。

可以说,约翰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改变了天马的对抗形式:从与外界的对抗改变为与自己的对抗。但凡有追求的故事都是这样的,传统单一的正邪对战已经拿不上台面了。


天马与约翰的无缝契合

天马执着地奔向约翰这个符号,丝毫不理睬世界上是否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约翰呢,正在用他的完美打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正是他们二人的俄罗斯方块似的契合:天马失去了外界依存,单靠唯一的信念支撑自己活着;约翰建立出稳固的外界依存,内心却始终空无一物。


几句台词

我不接受任何人的委托,要杀约翰是我自己的意思。
妮娜,别开枪杀人!
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才要找约翰的。
我不知道我所做的究竟是不是正确的……我不知道患者的善恶。我的罪,我的罪是救了那个少年一命,但是,但是,医生有权利根据患者的善恶来选择是否要救他们吗!
只要还活着,就不要放弃希望。
不能再有牺牲者了!
绝对不可以轻言放弃。
他不希望你们这样,他真正的愿望,是大家一起回家乡。
我再也不能让你被卷进来了……我毁了你的人生……真的很对不起你……你一定要幸福。
死去的人并不希望活着的人为他们报仇。

其实天马这个人很简单。他所相信的真善美全都是最普世最纯朴的那些正面人性。他并无什么飞天遁地的能力,甚至连他所坚守的正义都是最媚俗的那一种。然而约翰说了,天马是特别的。在约翰这个濒临神性的人的眼中,所谓的特别是不是就是指太是‘一个人’了呢。那是一种天生地长的人的本初模样,我们都需好好保护的珍贵。


【闻名的浦泽直树】

叙事

故事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极端事件,让天马的信念面临绝境,从而逼迫他在最后关头做出了最能体现他的深层性格的举动。土耳其人的死,家属的质问,艾娃与院长的态度,约翰兄妹的出现……作者毫不手软,于一个起承转合之内就将天马的境遇、性格、信念等统统呈了上来。约翰事件是土耳其人事件的升级,残酷得连递进的空间都不给,犹如一段堪比悬崖的陡坡。陡坡自然是为天马而设的,还同时带出了负责悬疑的约翰与一个铺垫重重的大前因。然后,故事开始,天马再一次做出了天马式的抉择。
开篇之后,天马上路,然而这段悲剧英雄式的漫长旅程并未唯天马独尊。他是整部《MONSTER》的主角,却不再是各个单独篇章的主角。每一个篇章都有新人物,每一个新人物都有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强大而完整的故事。天马隐入到这些人物的言谈与背景中,活在线索里,经常只通过别人的三言两语来展露一下自己的近况。主线剧情因此而向前推进,副线剧情横向铺展,丰富着整个故事与主角们的形象。

其实,这种叙事手法并不新鲜,浦泽直树选择了它,就表明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无法完全交给天马约翰等人去承载的。那一路上,拯救与毁灭不停地轮回上演着,天马负责拯救别人与自我拯救,约翰负责毁灭别人与自我毁灭。拯救还是毁灭,每个人的结局都只能取其一。‘人类可以变成任何东西’,红玫瑰屋主人做了太多错事,唯独这句话说得很对,上善至恶,天堂地狱,只在一念。

另外,不要因为那些与约翰无关的小故事就感觉故事拖沓,试想一想,倘若天马遇上的陌生人个个都与约翰有牵扯,那他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吧。那将损害故事的真实感。


几个特点

特点一:
当一个篇章故事交待妥当,作者就会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一般来说,高潮的结束本该是故事的结束,我们常规看到的所谓结局都是为了照顾读者的情绪而添加的,然而,在这些单一的篇章里,浦泽直树完全没有想过要照顾什么读者情绪。

特点二:
讲故事的人都喜欢看到观众的惊讶神色。浦泽直树也一样。他会在娓娓道来的时候,突然揭露出某个真相,令读者惊讶地叫出声来,而那个真相又是在合理真实的情况下、最令人震惊的唯一一种可能。
比如,在最后的小镇,揭示旅馆老板就是当年的红玫瑰主人的时候。

特点三:
艾娃发现罗伯特在跟踪她的那个小片段。
她先是听到了罗伯特打电话的声音,起了警觉,然后跑回旅店房间,又惊惧地嗅出房间内处处充满了罗伯特的气味。就是那个气味,作者侧重表现。之前艾娃与罗伯特发生过SEX,所以才对那个男人的气味如此敏感。这完全是女人的角度,是女人面临直觉时的纯粹反应,竟表现得这样细腻。

特点四:
经历了变故之后的艾娃回忆天马。
几格没有对白的特写画面,就把她对天马的思念全数浇洒在了纸上:当时,公园内起风了,保温水瓶倒在地上,三明治沾满了泥沙,他微笑着,看起来是那么落寞……
这个片段的温柔寂寞的气氛十分饱满,浦泽直树拿手的留白尽显魅力。

特点五:
约翰偶然读到《没有名字的怪物》,当场晕厥。
由此看出浦泽直树的大胆笔法。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十分温和而谨慎地、几乎是旁敲侧击似的塑造着约翰,突然在这里下手,从正面单刀直入,让约翰的内心秘密赤裸裸地展露了出来。


结局唯一性之一:约翰的消失

浦泽直树容易烂尾,故事最后的空病床恰好可以为他辩护一下。他给约翰的结局不是死亡,也不是充满悔悟的生存,而是让他安静地、平静地消失在天马转身之后。传统故事形式里的‘生命永无止境’与‘死亡不可避免’都无法承载约翰的延续,他的消失延展出了第三条出路:消失既是永存。无所谓一个人是生是死,也无所谓他走向了哪里,约翰就此以神话的方式永远存在了下去,就像那些不可解释不可理喻的一切,谁都无法证明其存在,但同时,也无法证明其不存在。信则有不信则无。
至于约翰自身,那便是‘你愿意相信他在哪里他就真的会在那里’了。约翰本是非人的约翰。浦泽直树与红玫瑰主人一样,创造他就等同于创造了神明。约翰的结局成全了他们,也大大强化了故事结尾的唯一性。试想一想,倘若约翰被制裁,像一个廉价反派那样死在弥漫着血腥气的大雨里,又或者在苏醒之后,跪在死者的墓前忏悔过错……会不会给人一种被敷衍的感觉呢。那样的话便是真的烂尾,好不容易创造出的史上最强凡人反角也将毁于一旦。

不过,这又仅仅是从故事美学的角度来说的,倘若论及私人愿望的话,我还是希望天马的信念与最后的那一枪上已经重塑了约翰,约翰的回归终于修成正果,他的末日风景里也开出了别样的景色。只是愿意相信如此。


结局唯一性之二:最后一枪

开枪是杀人之举,天马的‘除恶之念’终究无法与‘杀人’建立起自然的因果。最后射伤约翰的人不是他,也不是妮娜或者伦克,不是任何一个人以正义、真实、善良的名义追踪着约翰的人。能够打倒怪物的,也只能是怪物,然而最后击倒约翰的那颗子弹却来自于一个游手好闲的醉鬼,出场不过几个镜头,生活堕落得如同一个人渣。
然而,就是这个人渣,在目睹到约翰拿枪对准儿子的时候,不假思索地扣下了扳机。于是我们发现这个人渣终究还是有爱的。无论这种爱被人性的负面掩埋得多深、多牢固,它还是会震碎枷锁,趋势人去做出保护所爱之人的举动。它源自为人的本质,很低微普通,不涉及人类的理性,也与道德层面上的善恶无关,更没有天马的信念与救赎那样深远而崇高。它是如此平凡,却又恰恰是接近神性的约翰想要回归的目标。
约翰终究败给了他正在追寻的东西,就像某个人说的,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真理的猎物。

倘若我与浦泽直树有什么契合的话,我希望我已经理解了他想要表达的那些最朴质的真理:人的本质中的爱,天生就具有改变末日风景的力量,也可以让任何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好好地活着。

 6 ) Monster诞生的生物学解读[大雾]

把Monster看完了。这作品的各种伟大之处我就不说了(反正多少人都说过了),我有多么爱天马X妮娜CP我也不说了,故事的结局让我非常满意我也不说了,我很喜欢并同情约翰以及他是如何地激起了我的圣母情怀(大雾)我也一样不说了。这个观后感仅仅是要从(粗浅的、不太严谨的、妄加揣测的)生物学角度探索一下Monster诞生的遗传物质基础。

这个话题诞生于我看完之后提出的一个疑似bug的问题。虽然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以前是否有读者或观众提出过,我也不确定浦泽直树大人自己有没有想过,但是翻了一遍豆瓣评论貌似没有直接提到这个问题的。这就是关于双胞胎的问题。

双胞胎有两类,一类是同卵双生,一类是异卵双生。同卵双生两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异卵双生是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因此前者在遗传物质上完全一致,而后者则并非如此。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应该是类似于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说,并不是很像;但是考虑到他们的胚胎期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下成长,相似程度可能会比一般兄弟姐妹之间要高,但绝对达不到同卵双生的程度。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是在受精卵形成后分裂成两个,两个细胞又独立地各自发育成一个胚胎(这两个胚胎共用一个胎盘),它们之间的遗传物质是几乎完全一致的,所以才会有几乎一模一样的让人难以分辨的长相,以及性格。

Monster里,约翰和妮娜从出生到幼年,再到成年,每一个阶段都彼此非常类似。约翰小时候的萝莉装,和妮娜的样子一模一样;长大后,约翰能够扮成女性的模样,以至于街上的人将他和妮娜完全混淆。约翰反复强调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以及妮娜回忆中的,开了门,自己迎接自己,都是在强调两人的一模一样。这种极其高度的相似性意味着,他们两个之间应该是遗传(近乎)等价的,也就是说,应该是同卵双胞胎。

于是问题显而易见了。同卵双生性别应该相同。龙凤胎一定是异卵双生。约翰和妮娜这种显然同卵双生却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浦泽直树大人因为不懂生物而搞出的一个惊天bug吗?(是的,我就是这么认为的。至少我觉得浦泽没有仔细去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

当然有人或许会坚持他们只是长得非常像的异卵双生子。但是基于我前面所说的,那种情况的相似度不会达到作品里反复强调的这么高的地步,我坚持认为约翰和妮娜是同卵双生,以下的各种揣测和推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假设。【同时,在此声明,以下的讨论只是一个用作娱乐的东西,并非严肃学术向;查阅的东西不全,基于百科、wiki等,可能有偏颇或错误之处(欢迎指出);另外鉴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看来也是推测居多,理论并不完备,也可能在将来会被修正或完善。】

那么从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卵开始。这个受精卵分裂之后,形成了胚胎1(约翰,男性)和胚胎2(妮娜,女性)。这个时候,双方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差异。由于人类性别决定是靠染色体决定的,那么我们认为在受精卵分裂成两个的过程中,性染色体产生了变化。这样的可能性在柯南的某个故事(因为我不看柯南所以并不知道哪个故事)里已经提出(http://www.guokr.com/post/291066/),认为的过程是这样的:受精卵为XY,分裂后其中一个发育成46,XY(46为染色体总数)的正常男性个体,而另一个由于某些意外的因素丢失了Y染色体,变成了45,XO的个体;这个XO个体由于缺乏Y染色体上对于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必需的SRY基因等,成为外表上看起来像女性的Turner综合症患者。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同卵双胞胎一男一女。

以上这种情况理论可行,几率很小,现实中有没有确定的例子我没有查,所以不敢说。但是,反正理论上可行。

但是这样一个情况在约翰和妮娜的身上却是不适用的。因为XO核型的“女性”有其明显生理缺陷:身材矮小、发育不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原发性闭经、无生育能力、颈蹼、肘外翻等。但是妮娜一点也不矮,发育良好,就这两点就把Turner综合症排除在外。所以妮娜不应该是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人。

那么是怎么回事呢?在和朋友讨论并搜了各种不同的资料之后,我们提出以下的几个(都是很小概率事件)的假设,一个一个来说。

1. 约翰是正常46,XY男性;妮娜是46,XY女性,但其SRY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发生缺失或点突变,导致SRY这个引发睾丸发育的男性决定基因的开关没有开启,于是沿着胚胎默认的发育方向,长成了女性。

这个可能性其实是我最后才想到的,但是它看起来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只需要一个概率不算小的事件(受精卵分裂成两个胚胎——考虑到母亲当时所受的精神压力,这个概率显著增加),叠加上第二个概率或许也不是特别小的事件(其中一个胚胎在分裂早期由于染色体变异,丢失了Y染色体上部分基因或关键SRY基因发生突变)。再次考虑到母亲当时所受的精神压力,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只是妮娜要非常运气地在足够早的时候丢掉那个SRY基因,并且没有影响到其他基因,保证自己存活了下来并且没有受到原本存在的Y染色体及其上面带有的男性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影响而发育成为阴阳人。

但是,不管怎样,妮娜如果是这种基因型,她的雌性生殖系统的发育也是不健全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天马你就认了吧。(浦泽大神您是考虑到他们将来可能没有孩子才提前让他们领养了迪特吗?)

2.约翰是46,XX男性;妮娜是正常46,XX女性。呃,这个东西怎么出现的呢?这个是我臆想出来的,概率非常非常低,非常需要主角开光环,而且开得神一般的光环。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受精卵是XX,其中来自父源的X染色体有异常,或许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Y染色体上SRY基因和雄性性别相关基因重组到了X染色体上,产生了异常的带有SRY基因的X染色体。受精卵分裂成约翰和妮娜之后,妮娜那边的X染色体上的SRY等基因由于某些只有神知道的原因沉默了(或者又丢了),而约翰那边这些基因正常表达。在SRY基因作用下,约翰的胚胎发育出了男性生殖系统,成长为一个男性。

这样的46,XX男性是具有类似Klinefelter综合症特征的(下面还会专门提到)。但是这样一种情况的概率实在太小了(父方精子染色体异常+受精卵分裂+妮娜恰好把这个基因又沉默了),暂时不予认真考虑吧.......(不过这种情况产生的后果大概和下面讨论的第三种基本类似)

3.约翰是47,XXY男性;妮娜是46,XX女性。

这个相当于是最开始提到的柯南事件叠加上另一个小概率事件:受精卵为XXY的异常型。约翰是这个异常染色体核型发育的结果,而妮娜是这个染色体核型丢失了Y染色体而发育成女性的结果。

XXY型是产生所谓Klinefelter综合症的病因。它有两种产生机制:
(1)父源——精子产生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分裂一期,同源配对的XY染色体未能发生分裂,最终导致产生同时带有X和Y染色体的精子;该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产生XXY核型的受精卵。
(2)母源——卵细胞产生过程中,一对X染色体未能分离(一期和二期发生都有可能),产生带有两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一个带有Y染色体的精细胞结合,产生XXY核型的受精卵。

由于约翰和妮娜的长相与他们的母亲极其相似,而与父亲相去甚远,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个XXY产生的机制是母源的。

在这样一个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约翰的后期表现和Klinefelter综合症有着许多微妙的联系。

Klinefelter综合症具体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是它是一个最普遍的性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也是第二普遍的染色体数目多一条的疾病(来自英文wiki)。这个病症在男性胎儿里的几率大约是1:500至1:1000,而且其中许多患者并不会表现出太多的症状。也就是说外表看起来似乎完全正常,尤其是在儿童期几乎不会表现出什么和普通人的不一样。这个病症的最主要表现在于雄性激素和生殖能力上,因此通常在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才逐渐显露出来。

根据百科,该病的主要特征如下:
患者身材瘦长,体力较弱。具有男性外生殖器,阴茎短小,睾丸很小或为隐睾。睾丸组织切片可见精细管呈玻璃样变性,不能产生精子,因而不育。约有25%的病人到青春期乳房可以发育成像女性乳房。腋毛、阴毛稀少或无;胡须稀疏,喉结不明显,皮下脂肪发达,皮肤细腻如女性,其性情、体态趋向于女性化。一部分患者有智力低下,但大多数智力正常。一些患者有精神异常或有精神分裂症倾向。


在看到成年约翰假扮妹妹的剧情时,我发出过各种疑问:舒克你看不到喉结吗?声音真能装得这么女(不过约翰平时声音也轻飘飘的)?约翰你的美腿?!等等......以及,在这部片子里约翰的表现是完全缺乏一个正常男人的正常欲望的倾向 = =|||

如果说约翰是一个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那么以上问题全都不需要问了。当然,约翰的智力不仅正常,甚至是超常。他的精神分裂也具有了遗传物质基础()。此外,还没有提到的是,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性染色体异常往往和犯罪倾向相关。

在这个可能性里我们提到的是妮娜那边丢掉了Y染色体,而且需要在胚胎发育的很早期丢掉。关于这点我实在不是很肯定,如果丢掉得不够及时的话,妮娜可能就是一个46,XX的男性患者(马脸)。她需要在非常非常早的时候很幸运地丢掉那该死的Y染色体,稀释掉细胞质内所有来自Y染色体基因转录翻译产物,以避免对胚胎发育产生影响,才能成长为如此正常又迷人的健康女性。

Y染色体丢掉的过程,我也考虑过是不是在受精卵有丝分裂时留在了约翰的那边,那样约翰变成了48,XXYY型的,称为“双重男性”。这种核型具有犯罪心理和行为,但是智力障碍明显。由于约翰显然没有智力障碍,所以把这个可能性排除。

因此,基于母源生殖细胞的异常(XX卵细胞)和受精卵分裂之后妮娜的胚胎早期Y染色体丢失,导致产生了Monster里的同卵双生子,这样一个推测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或者说比较有趣。于是所谓的Monster的诞生是一个性染色体异常的胚胎的诞生加上诸多后期的心理干预(这就不是我所要关注的内容了)的综合结果。不管怎么说,以上几种可能性都是很小概率事件,几乎要变成神一般的概率了。

然而讽刺的是,那些极权主义政客们所寄希望于的掌握世界未来的领袖是一个XXY型的男性不育的精神分裂症——你们不具有生物学知识,或者当时生物学知识还没有积累足够,但倘若你们现在知道了,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可悲?


补充:另外还有所谓的半同卵双生的奇异现象,就是两个精子同时和一个卵细胞结合,然后受精卵分裂;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都是异常的三倍体,然后这些细胞把多余的染色体(通过只有神知道的机制)排除掉(丢掉?)了,剩下双倍体细胞,各自发育成为胚胎。这种半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基因组由于父源的部分是不同的,所以在遗传上类似于异卵双生(喂,还是叫做异精双生吧!),故不适用于约翰妮娜的状况。



(扯完)
(欢迎纠正和补充)

 短评

豆瓣上的评分只能做参考,浪费我这么长时间,却看了一个虽然中规中矩,却很是乏味的片子。不是看到那么多小学生嚷嚷什么神作,我应该看不到三五集就会弃,硬着头皮看到最后,结局就是个屁。很多情节故意故弄玄虚,搞的约翰跟神一样,原来是逗你玩儿而已。打发时间可以看看,不算太差,但跟好没关系。

5分钟前
  • 二二得四
  • 还行

额。我很怀疑9.2分是来自豆瓣的恶意吗?我觉得里面的人物的确塑造的很成功,故事编的很精彩,不过难道逻辑不是硬伤吗?我看到一半还在想着,如果后面真的出来怪物了我就原谅作者的那么多bug,不过显然作者没给我这个机会。。

8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想说的东西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

10分钟前
  • 阿尔的太阳
  • 力荐

立意很深刻,故事也很好,蛮有嚼头。但以悬疑来说,叙事上不是很成功,看得人有点无聊。

15分钟前
  • 清流~Nocturn
  • 推荐

居然觉得OP很好听~~~ 是不是不正常了 TmT

18分钟前
  • Я./愣仔
  • 力荐

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神作

23分钟前
  • 墨 尘
  • 力荐

连战三天茶饭不思,梦里梦外,杀死无数脑细胞之后还在不停思索,没看的时候觉得怪物这个名字太简单,看完之后觉得是绝配,政治隐喻,心理学探究,故事发展,细节暗示,层次递进,轴心平衡,每个细节都很考究,从动画就能感觉到原作的无比彪悍,除了结尾几集有些不稳和仓促,整体:神作+杰作

26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一個絕對不可以當作動畫來看的故事。必須用深深的思考,來取代輕率的娛樂。

29分钟前
  • 安隱
  • 力荐

看的都想吐了

32分钟前
  • o
  • 推荐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09322.html在线

37分钟前
  • 👤sHIRO🦾
  • 力荐

是不可能被遗忘的经典

41分钟前
  • 嗷呜
  • 力荐

怪物是所有试验品的代号,与实际意义上的怪物有区别约翰的不爱不信源自于母亲带来的阴影,所以妹妹一番话完全推翻母亲的教育他自行选择成为怪物(不是被试验调教成的怪物)。保护妹妹是本能,但是他选择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没有人认同他爱人的方式才是他可悲之处。 家教很重要不要背叛信赖你的人!

44分钟前
  • prost
  • 推荐

好久以前看过,现在忘光了,重温中。原来觉得是恶之教典加长版,但浦泽的人性探讨横跨政治到社会到个人,而贵志佑介是以纯生物学的线性逻辑为前提。前者没有对人性下任何定论,到处点一下,绘制社会群像;而后者更像是在进行一个社会学实验。就完整度来说,monster更高一筹,只是太理想化

47分钟前
  • やす
  • 推荐

无敌了

52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完成度极高. 可若想最大程度感受MONSTER的剧作之美,漫画或许更好吧

56分钟前
  • 蘇湛
  • 力荐

中学时代熬夜看的深夜动画!

60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漫畫更棒!

1小时前
  • Space Oddity
  • 推荐

开始感觉好拖沓,但是越看越觉得线索好几条追下去很棒

1小时前
  • 采盗大花
  • 推荐

这大概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我真正愿意打五星的动漫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580412.html,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09322.html

1小时前
  • 果酱☮
  • 力荐

引用wiki的说法:“故事以懸疑殺人、醫療倫理、醫院内的權力鬥爭、父母和兄弟姊妹之間的愛、人類之間的愛、東西冷戰結構、柏林圍牆倒塌前後社會等為主題。”

1小时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